行业资讯
戛纳,一个关于中国导演们的万里之志|
导演张倬语携E15电影工作室制作导演首部中法合拍电影《彼岸花》最新动态
E15电影工作室,由张倬语导演在法国期间发起召集,同15级同学们于2015年成立,并与EAC学院联合运营;
专注于中法电影与戏剧艺术创作与交流,以及中法合作的文化项目开发;
致力于将中法两国热爱电影与戏剧的EAC学院校友集合起来,为校友们提供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平台及孵化工厂;
未来将协同全球更多影视人共同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从1993年到2010年,连续18年都有华语电影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可近几年华语电影却渐渐风光不再,2016年甚至完全无缘戛纳。距离上一次戛纳获奖,是2015年侯孝贤凭借《刺客聂影娘》获得的最佳导演奖,而即便是这部捧回了戛纳奖杯,又有舒淇、张震等一众大卡司加持的电影,最终在国内也只取得了6140.5万的票房。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中国主题活动日上,来自中国的行业代表们充分的表达了对中国文艺片市场的期望与坚持,国际上对中国文艺片的认可声也是对中国的电影人起到了很大的鼓励。 国内文艺片市场不景气可见一斑。但在这种情形之下,还是有人大胆预测,希望本次戛纳唯一入围的华语片《路过未来》在未来的票房表现上带来惊喜。

中法合拍《彼岸花》先导海报 导演 张倬语
曾经在上一届的戛纳电影节期间发布开机,来自E15电影工作室中国导演张倬语的中法合拍电影《彼岸花》这样一部文艺片,也因影片投资人的种种问题而一度搁浅。
导演张倬语也曾表示:“作为导演生涯院线电影的处女作,选择文艺题材影片也是有极大挑战的,对于剧本的筛选上也要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的主流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因素等诸多条件。

中法合拍《彼岸花》导演:张倬语 EAC MBA15级毕业生
主演:张兰各 EAC MBA15级毕业生
中法合拍片《彼岸花》的剧情中,讲述的是当下社会中常见却又难以流露的人性弱点。对于一部文艺片,更要能够在最真实的感情流露中直击观众心灵,让观众不在作为观众,而更像是找到共鸣的自我批判者。
作为有着丰富的舞台剧经验的导演来说,剧情推进中的的情感互动掌握具有特别的经验,张倬语导演举例说:《夏洛特烦恼》的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结果,也正是一部剧在舞台上与观众情感互通和反复推敲而造就的。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遇中,不是让更多的资本进场捞钱,而是在更为成熟的市场与经营理念上更有突破与作为。不能总想着教育观众的心理却做着没有主见的模仿。观众永远比想象中聪明的多,最后观众不买账,电影发展又变得缓慢。
不是中国四万多块银幕占据了世界第一的宝座,我们就断想自己是最大的电影市场,在急于求成中,其实我们还没有与市场相称的内容生产力
来源: 新华网 编辑:林畅
联系我们
--上海热线--
021-60443253 400-880-6291
13127783390 杰森老师
-- 北京热线 --
18601240015 木子老师
邮箱:eac.pecking@chinaeac.org
-- 杭州热线 --
0571-87752759
13003610265 Vivi 老师
--武汉热线--
13807182215 莉丝老师
邮箱:eac.fr.cn@chinaeac.org
官方微信&QQ:3305521785
官方微信公众号:EAC博硕|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