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的这趟快车来了,你上还是不上?|EAC行业资讯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市场(Artmarket2002)
作者:马学东
3月12日,艺术家Mike Winkelman(网名Beeple)的作品《每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出了6934.625万美元(42329.453以太币,ETH)的天价,这个令人震惊的价格不仅创出了毕普(Beeple)个人作品拍卖价格的新高,同时也让毕普成为仅次于杰夫·昆斯和大卫·霍克尼作品拍卖价格第三高的在世艺术家。购买毕普这件作品的买家米塔科万(Metakovan,本名Vignesh Sundaresan)和图巴朵尔(Twobadour,本名Anand Venkateswaran)正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NFT基金,他们两人认为毕普这件13年半才创作出来的作品应该值1亿美元。毕普作品的高价成交立刻让NFT成为艺术圈热议的话题。
艺术家Beeple的巨型拼贴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以6900万美元在佳士得线上拍卖专场中成交
Beeple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之一
不过,这两位高调的印度买家在这次的拍卖之后强调:“我们的拍卖行为是对艺术行业中白人精英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大多数情况下艺术行业这个‘调色板’是单色的,我们想在这个调色板中加入一抹‘红褐色’。”他们的声明颇具反种族歧视的意味。抛开这种言语上的声明,他们的行为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其实就在他们在佳士得竞买到毕普作品的前两周,米塔科万和图巴朵尔还曾经以220万美元购买了必普的20件NFT作品。2020年12月毕普作品在Nifty Gateway上拍,一共有12位竞买者,但最后被发现其中的11位账号都来自于米塔科万。他们购买的标的锁定的都是毕普的作品,这种“坐庄”的手法显得过于直白。
在拍品创新方面,佳士得拍卖公司始终走在其他拍卖公司的前面。2018年10月26日,佳士得就以43.25万美元的价格将一幅由AI绘制的肖像画《埃德蒙·贝拉米画像》(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拍卖出去。AI绘制的作品上拍虽然也在艺术圈内引起过一阵子讨论,但受关注的程度显然远没有这次毕普作品拍卖所引起的轰动。
悦·美术馆“DoubleFat双盈——首届NFT加密艺术展”现场
不过,让我们暂时忘掉6934.625万美元的天价,仔细回味一下这次足以写入艺术市场发展史的交易:拍卖的平台是佳士得公司,最终赢得标的的藏家是全球NFT最大基金的运营者,艺术家则是已经在Ins上有217万粉丝的数字艺术家毕普。艺术家的选择、平台的品牌号召力,高调亮相的买家,以及最终令人咂舌的高价,这一切是不是显得过于完美了?在艺术品市场中,高价就能够引起足够的轰动、引起足够的关注,当然也是“割韭菜”的前奏。
那么究竟什么是NFT?它为什么能在一夜之内成为被艺术圈热议的话题?NFT的英文是(Non Fungible Token),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非同质化代币”,它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结合的产物。“非同质化”意味着每一个NFT代币都具有唯一性,它是带有加密证书的数字资产,加密证书能证明资产的所有权的归属,并且不能够被人为的修改,因为它存在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
一件艺术作品、一段音频、一个游戏、网站域名,乃至实物资产都可以被NFT。不过,如果仔细观察目前国际上一些NFT交易平台上的艺术作品,绝大部分的作品并不是传统的纯艺术品,占主流的实际上是数字艺术作品,大多是动画、GIF的表情包或者一幅经过PS处理的图片。这与目前国内外艺术品市场中交易的主流是纯艺术和工艺美术品是有很大区别的,纯艺术和工艺美术品是实物,而数字艺术品本质上而言是通过程序罗列在一起的色点和数字间的排列组合。虽然纯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可以用NFT的这种加密方式进行交易,但短期内,艺术品市场交易的作品不太可能大规模地转成NFT这种形式进行交易。
第一,是因为NFT持续的火爆是需要有交易的两端作为支撑。这无疑又回到了传统艺术品市场交易的逻辑。交易的一端是艺术家(当然也很可能是AI)的积极上传,一头是有大量的买家(炒家)对NFT平台上的作品有迫切的需求,且不论这种需求是出于投资还是收藏或者是消费的目的,因为目的已经不重要了,甚至作品是不是真正的作品,是不是具有艺术性也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交易还是再做“击鼓传花”的游戏,每个参与者都期望着下一个“接盘侠”的出现。
可编程NFT平台Async Art上卖出的作品《最初的晚餐》
而现实情况是,艺术家想要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NFT网络平台上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一件作品被加密和上传到NFT交易平台上涉及到注册电子钱包、上传作品等步骤。作品售卖的方式也有直接定价、拍卖竞价和打包售卖多种方式。此外,作品上链的过程是需要支付给NFT交易平台一定费用的,目前每件作品的费用约100美元。因为上链的过程需要占用区块链的资源,并且艺术家如果想要越早将作品上传,那么支付的费用也会越高。此外,当艺术家或者卖家成功售卖出作品之后,NFT交易平台还会向卖家收取GAS费(相当于佣金),例如NFT平台Open Sea的GAS费就是作品售价的2.5%。因此,艺术家需要承担作品加密成NFT的成本。
是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愿意或者能够承受这些成本这首先就是个疑问。就算艺术家们都可以承受加密作品的成本,但NFT平台的作品类型目前足够的丰富,数量也达到了数万乃至数十万级,艺术家的作品如何能够脱颖而出这就是另一个难解决的问题。虽然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但在虚拟的世界里依然运行着现实世界的交易逻辑,只有有名气、有粉丝的艺术家的作品才能引起更多买家(炒家)的关注,而大量的不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仍然会乏人问津。虚拟世界依然是唯名气论的。因此,作为创作者的艺术家们有没有持续的动力在NFT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是NFT火爆的前提。
不过,NFT平台也有对艺术家有吸引力的地方。艺术家的NFT作品每次转售之后都会获得一笔佣金,这相当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家作品转售权。在现实世界中,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出售之后就无法分享作品再次被交易之后的利益,因为拍卖和转售与艺术家无关了。目前只有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实行了艺术家转售权,而美国、英国和中国都没有实施艺术家转售权。如果实施艺术家作品转售权,其实等于增加了艺术品交易中间商的交易成本。因此,这也会抑制中间商的交易热情,这其实也是法国艺术品市场始终缺少活力的一个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近年在修改知识产权法的时候,曾经对是否增加艺术家作品转售权有过讨论,但因为作品权属界定等问题很复杂。因此,艺术家作品转售权并没有被写入新版的知识产权法中。不过,在NFT平台中,艺术家的作品每次转售艺术家都可以获得一定的佣金,在Open Sea网站中艺术家设定的转售佣金通常是4%,这对艺术家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艺术家想赚到这笔转售费用并不容易,前提就是你的作品在虚拟世界也有价值,是否能有人购买你的作品甚至是炒作你的作品的前提都是价值。而价值的衡量或者说评估还是要回到创作层面。
OpenSea平台NFT拍卖页面
第二,交易的另一端是买家或者说炒家的需求。眼下的情况是NFT作品供大于求,因为目前很多人对NFT是什么都很陌生,参与比特币和区块链的人毕竟只有少数人。不过,当毕普作品高价成交之后,一定会有很多没上NFT这趟快车的人急于上车,因为NFT显然是有利可图的。人为的需求是可以制造的,但关键是这种需求能不能持续下去。目前参与NFT热潮的人以在币圈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人为主,而少数的“小白”正在跃跃欲试中。艺术品市场中传统的买家对NFT的态度或是嗤之以鼻,或是暗中观望。因此,这些人或者压根就不会参与NFT,即使参与也不会在近期“上车”。NFT的热度能持续多久,这种投资和投机的需求能不能一直延续下去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第三,NFT市场的火爆和传统的艺术品市场之间的交集目前很小,原因是NFT艺术品是数字资产,而艺术品是实物资产。这两个市场交集小的另一个体现就是购买和收藏这两类资产的人是完全不同的群体,即使有藏家既购买实物艺术品,也参与交易数字艺术品,但目前这个交集肯定很小。只有当有足够多的原来以收藏实物资产的收藏家或者购买者转向NFT这类数字资产的时候,也许在那个时间节点上,艺术品市场才真的会改变。
艺术理论学博士 马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