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

EAC MBA课堂回享||22级徐悦尔:《西方艺术史》“如果不是每个人都是美的,那就没有人是美的”

图片

这是甲辰年前的最后一节课——由杜曦云老师带来的《西方艺术史》。我一直很喜欢西方艺术史这门课程,因为吸取的知识太零散也好,获得的资料不够全面也罢,至今我也无法串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于是非常佩服可以将艺术史梳理得脉络分明,并侃侃而谈的学者,且最有意思的是每次听讲,往往能够接收到一些因人而异的观点。

 

图片

此次杜老师的授课将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艺术史划分为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时期,从追求写实,到非写实的形式探索,最终发展成为“生活就是艺术”(艺术的终结,艺术的解放)。在短短两天时间内,杜老师把几百年间的西方艺术发展历程娓娓道来,配合多图投影的视觉盛宴,带我们走过了一场精彩的艺术旅途。

 

图片

授课中的杜曦云老师

图片
图片

PART 01

 

注重技巧的古典艺术

 

古典艺术常常被叫做大众最容易欣赏的艺术。艺术家们运用透视学与解剖学,所做一切为了客观表达事物的表象,往往画面中有崇高的、理想化的形象(figure),崇尚比例、和谐之美,强调客体描绘及叙事性。彼时的人们认为感知“美”,是依靠理性能力。

 

而当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极致,被认为再也无法超越时,这种形式自然会被取代,比如文艺复兴三杰之后,就没有人再去挑战集中体现在这三人作品中的风格,于是又出现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等新风潮。

 

到了18世纪后期,人们发现,当面对同样一种形态的对象,接受者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是美的,而有人则认为是丑的,于是对“理性”能力的认识产生了怀疑,这时关于美学的讨论从“什么是美?”变为了“人认为什么样的东西是美的?”因而把审美从认识领域中划归于情感领域,审美不是逻辑,不属于知识判断,美只在形式之中,主观且有目的性。古典主义的核心美学观念源于古希腊的模仿论,浪漫主义是个重要转折点,否定模仿原则,提倡表现原则。从模仿到表现,从理性到感性。

 

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摄影技术的发明拓宽了艺术的媒介,更使得写实技巧失去了意义,同时也促进艺术家们挣脱了写实的枷锁,探索艺术自身形式的其他可能性。

 

图片

古典主义佳作:大卫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图片

古典主义佳作:乔凡尼·贝里尼的《圣女特蕾莎》

图片

徐悦尔同学对于古典时期

画家波拉尤洛(Piero del Pollaiuolo)

女性肖像画的临摹练习:铅笔素描&蛋彩画

 

PART 02

 

注重形式的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进一步拓展了表现论的美学观念,新的艺术形式不断被发明出来,艺术家们互相较量谁的形式更新颖,用形式服务于内容。

 

西方艺术发展到印象派这里时,支撑写实技术的三大科学(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已经完善,而印象派做出了形式上的大胆探索,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革新了传统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在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作品中,透视被打破,形象被扭曲,仅仅追求画面关系的和谐,逐渐演变成了他个人的形式风格,也引导了后续的流派。

 

 

图片

塞尚作品《圣维克多山》

图片

徐悦尔同学对于现代时期毕加索(Pablo Picasso)

作品《格尔尼卡》的临摹练习:剪贴画

 

至此艺术创作的逻辑改变了,客体被削弱,直到与外界切断联系,宗教、叙事性、文学性全部消失了,空间、形体、色彩、线条的解构,重塑,分析,组合,构成了现代艺术作品,特别是抽象绘画,是现代主义艺术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它完全打破了艺术原来强调主题写实再现的局限,把艺术基本要素,进行抽象的组合,创造出抽象的形式,因而突破了艺术必须具有可以辨认形象的定义,用一种彻底的抽象方式去展现艺术的和谐与秩序。“凡是内在需要的,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

 

图片

抽象主义之父康定斯基作品《小小的世界》

 

直至发展到极简主义,艺术家对形式的控制达到了极致的精确,但另一方面,强调艺术作品和环境的关系,与生活中的其它领域进行广泛的融合,走向了“反艺术”、“非艺术”,从而终结了现代主义艺术。

 

图片

极简主义美学应用

 

PART 03

 

注重观念的当代艺术

在形式探索上盛极而衰的现代艺术,很自然的转向了当代艺术。基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艺术成为了观念的载体,本质是不可视的观念的可视化表达。

 

不得不提的是达达主义,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涉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总是和“美”联系在一起,于是达达干脆把“美”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主义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达达主义作为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许多人旧有价值观的颠覆力量。既然很难从无序的世界中找到实际的意义,那么便索性对抗它,并以之去颠覆那些维系着旧秩序的旧美学体系,以达到彻底瓦解旧秩序的目的。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因其激进的破旧立新观,使得20世纪大量的现代及后现代流派得以催生并长足发展。

 

图片

达达主义作品《自行车轮》

 

当代艺术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生活就是艺术,一切都是艺术。把自己的生活做成艺术,把自己做成艺术品。”曾经图像是来源于宗教的、神性的,是与日常生活脱节的,艺术被归于超越人性之上的崇高表达,古典时期艺术往往被用作传教。而当代的图像来源于日常消费,人们处在一个图像纷繁复杂的视觉接受中,无孔不入的广告与娱乐成为了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视觉感知的信息成为了当代艺术的图式来源。它与古代甚至近代的信息来源不同,古典时期的艺术信息来源于崇拜、神性等,当代的艺术信息来源于科技、广告、大众娱乐,快餐文化等,它变异了过去图像的功能,因而艺术信息成为了基于物(现成品)的思考。杜尚的作品《泉》就是以“物”为思的例子,现成的“物”成为艺术品,转化为视觉艺术,具有思想,并彻底更改了原本存在的功用和意义。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为何迷恋于图像、迷恋于物,又以此制造出图像语言,与人们生存的环境以及工业、科技的发展有关系,这种由杜尚创立的观念式艺术并在波普艺术中被极大地加以运用的方法,改变了视觉与艺术的关系。

 

图片

波谱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作品

 

图片

徐悦尔同学的现成品创作作品《侧面》(2015)

 

 

当我们在学术背景下讨论艺术,大多离不开以什么为灵感,受到什么影响,解构,重塑,分析,组合,给人一种“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感觉,但是当这种短暂的怠倦过去,伴随着无限的好奇与长久的思考,在众多人的努力推动下,艺术才会发展到现在的面貌。

 

图片

 

艺术史,常听常新。用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来结尾,安迪·沃霍尔说:“如果不是每个人都是美的,那就没有人是美的。”大家怎么理解艺术之美呢?

 

图片

 

图片

 

 

徐悦尔 Cher Xu

EAC MBA 2022级学员

 

 

图片

· 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本科

· 巴塞罗那大学(加泰罗尼亚电影与视听学院)硕士

 

· 波动青年艺术生活节创始人

· 芝珏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

三大独特专业领域课程
  • 艺术市场

    EAC艺,形于大家;术,汇于治者

    more
  • 文化产业管理

    EAC跨界血脉,打造你的文化基因

    more
  • 奢侈品管理

    EAC成就奢侈品品牌造梦者

    more
招生咨询
eac.fr.cn@chinaeac.org
[ EAC东方 ]
校区

大中华区教学管理中心总部

地址 : 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652号 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

(地图 | 校区示意图)

电话 : 400 880 6291

邮箱 : eac.fr.cn@chinaeac.org

更多信息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58号

沪ICP备16050830号-1

现在申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