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C MBA 学员思享 || 在“时光”里追逐的奢侈
时间是最好的酿造师,
而我是忠实的守候者。
5月26日,上海,法国EAC艺术管理学院中国校区,一场和“时间”有关的课题在这里开始了, 本次课程学校特别邀请了在钟表行业的资深专家刘兴力老师特别从北京赶来给我们上课。
刘兴力老师
伟大的人类是从什么开始计算用工具时间?
在公元前140年到100年,古希腊人制造了用30至70个齿轮系统组成的计时器。
东汉公元78年-139年,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
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
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
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
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无论是否在城市的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怀念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还是崇尚文化、品味、格调兼具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一生都荡漾在时间的怀里。
关于钟表的那些事情,刘兴力老师是国内遇到最钻最专的老师,著有书籍《顶级钟表》和《名表手边书》,是“腕表都发”创始人。刘老师从钟表的基础技术的讲解,带大家开始认知“表”的世界:从手表“月相”——“万年历”——“三问”等机芯技术的更迭,为我们呈现了手表机芯技术的发展史。和首饰一样,作为腕上装饰,老师引发同学们参与讨论、设计,从营销角度、从厂方角度等多维度探讨,新经济形式和消费市场变化的背景下,诸多腕表的未来推广、设计思路在哪里。
同学们课题讨论中
曾经过问一位非常喜欢购买、甚至收藏名表的女朋友: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的表啊?难道一只手表看不够时间吗?当然后面一句是玩笑话。在不同的场合、环境,腕表作为腕上的一种实用性装饰,设计风格和场域的搭配和服装是一样, 场合错了,再名贵的手表也不能加分,收藏名表跟其他艺术品收藏是一样的情感情节,刘老师开发了一款小程序“腕表都发”,这里可以随时查询腕表行业快讯,并且运用R.A.R.E多维评估方法,为每一款知名品牌手表从人气、价值、等方式进行评估,为热爱或者是希望买表的消费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手表的机芯设计,是一项严密的逻辑设计科学,无论是大众熟知的陀飞轮、还是自鸣、万年历、追针记时,每一项技术的革新都是凝聚一代代手表宗师智慧,在近两平方寸的机芯腹部,近千件不同结构的金属部件互相作用,让看似冰冷的机械组件从此鲜活了起来。
时间是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传递,创造了精密的钟表,那些孤独岁月的坚守,连月弯腰数月只为打造一块名表,都将成为永恒的动力。最后感谢EAC如此精彩的课程, 感谢刘兴力老师的精彩讲解,在研究奢侈品领域的道路中,这将给予我多的思考与探寻!
EAC 合家欢
作者:魏开君
| 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2018级学员
| HCD国际艺术教育中心联 合创始人、院长
| 资深跨界设计师
| 专业珠宝设计导师
| 珠宝品牌管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