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艺术与初夏共舞的 5 月 10 日,EAC 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上海校区迎来了 2025 年第四期周末分享会 ——《当知名策展人「遇见」优秀艺术家:一场关于「视觉与观念」的对话》。以 “艺术、社会、理念” 为核心,特邀EAC导师、独立策展人杜曦云,中国中生代代表艺术家孙尧。在EAC导师、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老师幽默互动串联中,一起探索解构艺术创作、策展逻辑、市场现状、意识形态。让我们无不感受到不同艺术身份碰撞下多元思想碰撞的魅力。

EAC 中国校区校长包海鹰率先登场,跟在场的小伙伴们提前 “剧透” 了学院即将在 6 月 20 日 - 28 日开启的 「瑞法艺术深度访学之旅」!这场横跨瑞士巴塞尔与法国巴黎的深度访学项目,结合EAC学院 “跨界融合” 的教育理念,串联顶级艺术现场与实战课程,为艺术从业者与爱好者提供触摸全球艺术产业脉搏的难得机遇!


包校长的介绍里,游学亮点如画卷般展开:
· 在瑞士巴塞尔,学员不仅能深度参与全球艺术市场年度盛事 Art Basel 艺博会,与 290 家国际顶级画廊带来的草间弥生、毕加索等大师原作近距离对话,还将探访拥有 360 年历史的巴塞尔美术馆,在大师的真迹前,感受五个世纪艺术发展的脉络;
· 在法国巴黎,EAC 百年建筑的校区也将化身实战课堂,《奢侈品管理:环境与经济》、《艺廊运营及与当代艺术家的合作》等重磅课程将由行业资深专家亲授,结合皮诺收藏馆(安藤忠雄建筑改造案例)、德鲁奥拍卖行(艺术交易全流程解析)、Tristan教授担任总监的Lelong 画廊(国际艺术家推广策略)等实地参访,我们将一同走进 “艺术圣地”,实地亲访,系统学习艺术机构的商业运营逻辑与学术价值构建。
>>EAC瑞法艺术深度访学之旅<<

EAC中国校长、联合创始人、周末艺术分享会制作人包海鹰
“我们希望学员在巴塞尔艺博会的展厅里理解画廊筛选机制,在巴黎时装博物馆的工坊中触摸高级定制的工艺温度,这是课堂理论与行业实践的深度共振。”正如往期游学的学员所言,游学 “让艺术管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接下来这场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对话,就像这场游学的 “开胃菜”—— 杜曦云老师的观念智慧、孙尧老师的创作哲学,罗依尔老师的艺商融合,和校友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策展人试图‘翻译’艺术家的脑洞,如何在学术严谨性与公众可及性之间找到平衡?” 主持人罗依尔老师以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的诙谐开场瞬间拉近了学术话题与观众的距离,引发现场笑声阵阵。艺术脱口秀第一人罗依尔 & 策展人杜曦云老师 & 艺术家孙尧老师,这个跨界「顶流组合」的深度对谈,带给我们精彩的观念跨界碰撞。

活动主持人、EAC导师、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老师
杜曦云:策展是为艺术构建理解桥梁
作为曾操盘 “赵半狄的小窝” 全国 12 城巡展、“我与博伊斯系列展览” 的资深策展人,杜曦云老师是 “艺术的翻译官”。策展人需成为艺术家与公众的‘语境转译者’。例如在赵半狄的巡展中,通过家庭场景重构的叙事策略,将抽象的观念艺术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在生活化的展陈中自然理解作品背后的社会批判。好的策展不是堆砌概念,而是让学术性展览走进观众,策展人需在拥有艺术史的基础上,根据场地特性定制独特的叙事逻辑,传递思想和观念。

对话嘉宾、EAC导师、知名独立策展人杜曦云老师
孙尧:创作是用普世语言书写个体经验


孙尧老师所创作的《极光之痕》系列被挪威王室、罗斯柴尔德家族收藏,孙尧老师的创作初心令人动容:“在北极看到北极熊在消融的冰盖间挣扎,我突然觉得,我的画笔该为这种‘文明的疼痛’发声。这幅画里的冷色调与燃烧感,其实是对‘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的追问。” 他选择用油画媒介呈现,并非局限于西方艺术体系,而是借这种国际通用的视觉语言,传递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东方思考。” 他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抽象创作始终遵循 “去标签化” 原则:“当西方藏家被我的作品吸引,并非因为技法或地域符号,而是他们在画面的张力中看到了共通的人性关切。”

对话嘉宾、中国中生代代表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上海大学副教授孙尧老师

对于近年博物馆参观热潮,罗依尔老师拿出一组数据向嘉宾追问:“2024 年中国博物馆、美术馆参观人次达 14 亿,如何看待这种全民‘向内’的艺术热潮?”

杜曦云老师从文化发展逻辑解析:“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公众自然转向精神消费。博物馆作为文明的时间胶囊,其价值在于提供超越时代的精神参照 —— 就像我们在敦煌壁画前感受的不仅是技法,更是千年间人类对美的共同追求。”
孙尧老师则以个人经历呼应:“四岁时在上海展览馆初见西方古典绘画,那幅描绘农田耕作的作品让我清晰记得‘泥土的质感’。这种早期审美体验,塑造了我对‘艺术在场性’的信仰 —— 即使在数字时代,原作带来的感官冲击与心灵震颤,仍是线上体验无法替代的。” 他的感性分享,与杜曦云老师在本周末《西方艺术史》课上所说 “艺术史是人类文明镜像” 的理性观点相呼应,艺术既可以是个人心灵的投射,也能成为社会变迁的注解。

对话深入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时,杜曦云老师对 “当代艺术” 概念提出犀利见解,认为这样的称呼更像是商业社会对艺术家的嘲弄:这个诞生于商业浪潮中的词汇没有任何实际含义。杜曦云老师更愿意用‘人类精神表达’定义艺术 —— 无论是洞穴壁画还是 AI 创作,能戳中人心、推动艺术史的进步,就是好作品。对“当代艺术“的这番论断引发了现场对技术时代艺术本质的热烈讨论,观众直言 “打开了新视角”!
当罗依尔老师抛出 “艺术是否需要苦难滋养” 的问题,杜曦云老师以杜甫、米开朗基罗等为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苦难是人类命运的馈赠,但真正的创作力源于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孙尧老师则补充:“……其实真诚面对自我,比刻意追逐‘悲惨叙事’更重要。” 两位嘉宾的共识,让年轻创作者对 “初心与表达” 有了新的思考,现场不少学生表示 “被点醒”。技术能复制形式,但无法生成情感。AI 绘画或许能模仿梵高的笔触,却无法传递‘星月夜’中那种对生命的热烈与痛苦。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创作者通过独特视角赋予世界新的阐释,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人类特质

除了创作与技术的思辨,现场观众还聚焦与嘉宾共同探讨了艺术与观念、策展与业态,嘉宾们的回答堪称 “策展人成长指南”。
策展团队如何高效协作?
有观众问及策展团队的分工逻辑,杜曦云老师则笑称 “策展不是堆人数”:“在苏州金金湖美术馆做展览时,23 位艺术家、80 件作品,我一个人只带了 6 位布展工人,分 3 组3个场地同时施工,2天就完成布展。” 他强调,策展的核心是自我学术框架的沉淀、是思想的传递,这需要扎实的学术根基,是策展人向社会和世人传达的世界观和叙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更多高端的人”。

合格策展人的核心标准是什么?
杜曦云老师直言:“就是他能在对艺术史有一个完整的系统了解的前提下,他做的展览,他能推进艺术史,这才是好的策展。” 这对于衡量美术馆、艺术家而言也是相同的。他告诫艺术从业者们和觑觎艺术圈的外行人:推进艺术史就是在推进文明史 —— 就像建筑师不懂力学盖不了楼,“进入艺术行业必须学习并系统了解艺术史,这就像童子功一样” 这番 “敲黑板” 式的回答,让我们受益颇深。

罗依尔老师则用更接地气的案例解答:好的策展如何评价,就看展览有没有成体的画册,有没有学术论文。DIOR展在龙美用的预算是1.4亿,他可以用他所有的 KOL 所有的网红,但它所有的论述跟他的文字跟它的一切都只是“华丽且空虚的”外表。

艺术和商业是否是分裂的呢?
针对 “艺术与商业如何共生”, 罗依尔老师率先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发表见解,他提到早期巫觋用粮食酿酒进行祭祀,看似 “浪费”,实则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资源,这表明艺术从根源上就与商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愿意花费重金购买画作的人,如同古代的巫觋,是在追求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寄托,相信艺术能带来心灵的慰藉与升华,这便是艺术商业价值的体现,说明艺术与商业并非分裂。

孙尧老师进一步补充,他认为很多购买作品的人是在寻求心灵救赎,艺术作品在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同时,也在市场中实现了自身价值。艺术为商业赋予文化底蕴,商业则为艺术提供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和发展空间。
杜曦云老师也对该问题发表看法,他指出艺术市场是流动变化的。以梵高为例,梵高生前作品鲜有人问津,艺术与市场看似毫无关联,但在他去世几十年后,其作品价格飙升,成为艺术市场的天价藏品,我们不能以短视的眼光看待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当下艺术作品的市场表现并不能代表其未来,艺术的商业价值会随着时间、社会审美等因素不断变化。
今天的对话印证了 EAC 的教育理念 —— 艺术的破局点,在于打破‘专业’与‘大众’的壁垒。无论是创作、策展还是商业,核心都是用真诚连接人与时代。正如 EAC 一直倡导的 “艺商共生”—— 懂艺术的深度,才能做好商业的广度,这正是每场分享会希望传递的核心价值。


短短2个小时的分享会,没有高冷的学术黑话,只有策展人、艺术家与观众的真诚对话:杜曦云老师用实战经验拆解策展密码,孙尧老师用创作故事传递艺术温度,罗依尔老师用幽默串起思维火花,包海鹰校长打造艺术游学打开艺术教育的国际视野……这是 EAC“理论 + 实践” 教育理念的生动演绎。
从策展人的叙事策略到艺术家的创作哲学,从博物馆热潮的社会观察到 AI 时代的艺术本质思辨,每一次观点碰撞都在拓宽艺术管理与创作的认知边界。
感谢罗依尔老师、杜曦云老师、孙尧老师三位老师带来的精彩对话!

而即将启程的瑞法游学,正如包海鹰校长所言,是“课堂的延伸,更是行业资源的链接”—— 在巴塞尔艺博会的展厅里、巴黎画廊的实操课程中,学员将亲身验证今日对话中的思辨,在真实的艺术生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路径。
如果你也想触摸艺术产业的真实脉搏,6 月的瑞法游学之旅别错过 —— 在巴塞尔艺博会的原作前感受市场心跳,在巴黎时装博物馆的工坊里触摸时尚温度,让艺术不再是屏幕上的图片,而是手可触及的热爱。EAC 始终相信,每个对艺术心动的人,都能在跨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点。下一次,我们在艺术的下一个现场等你!
【EAC 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
40 年专注艺术文化管理教育,EAC 带你打破边界:懂艺术更懂商业,会创作也会策展。
2025EAC瑞法艺术深度访学之旅火热招募,点击解锁你的艺术进阶之路,让热爱在实践中发光!
